文化:“百年育英”的一块基石——浙江乐清育英学校培植校园文化纪实

文化:“百年育英”的一块基石

                                           

——浙江乐清育英学校培植校园文化纪实

 

教育信息报记者 蒋亦丰  实习生 沈逸秋

 

 

 隆隆机器声从校外的工地传来,学生不为其扰,伴着朗朗书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在新近的浙江乐清育英学校“儿童经典诵读”组织成立仪式上,浸润着书香之气的校园伸出文化的触角,叩动了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心弦。

这一幕下,乐清育英学校创办人、浙江育英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纪云心潮涌动。这所历经16年风雨的民办学校一路走来,“招生战”、“考试战”的即时战略已难以承载“百年育英”的宏远梦想,而唯独打造出育英校园的文化磁场,方能追波逐浪,绵远流长。

正如此,黄纪云和他旗下的育英人,用16年的行动和智慧赋予文化磁场以属性,那就是“责任情感,服务意识,超越精神”。

 

“学校是家园,更是乐园”

小李是育英学校创办后() 招收的首届小学生。入学没几天,小李因得某种败血症,持续高烧不退,完全失去知觉,生命岌岌可危。小李的父亲悲恸欲绝,已开始着手孩子的后事。

此时,守在病床边的校领导林方秋赶紧和小李父亲商量,将情况紧急通报在温州的黄纪云,黄纪云当即表示,只要孩子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放弃。黄纪云马不停蹄地连夜登门拜访温州最好的几位专家医生,将病人的状况告知,让专家与小李所在医院的医生直接联系,指导医生进行抢救。  

到了次日凌晨4点左右,小李的体温明显下降,成功脱离死亡线。校方出资由医院派出最好的急救车送小李去温州,继续观察治疗。一切安顿下来,已是下午一点。一身疲惫的黄纪云赶到了学校“教师节”的庆祝现场,他用刚发生的这个故事,向全体教师诠释了一个永恒的信念:“只要孩子一跨进育英的校门,那就是育英的家人,我们要为他们的安全负起责任。”

深处闹市低段,占地40余亩,学生2000多人,并不富裕的办学空间对安全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校长林方秋告诉记者,安全是民办学校的要务。学校在安全知识宣传、消防逃生演练、安全隐患排查、外出安全注意事项、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等方面,可谓武装到了牙齿。

为在第一时间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制定了首视责任制,即校内的事情,无论这件事与自己有无直接关系,谁最先看到,谁就有责任把它负责到底。

在黄纪云的办学蓝图中,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家园,也是学习的乐园。所以,人身安全只是工作的其一,学校要关注的,还有学生的心理安全和持续发展。即让学生摆脱应试的桎梏,在校园里快乐体验,挥洒个性,张扬生命。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项项人气满满的活动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添姿加色。每周二、五的兴趣小组活动,学生摆脱学习的劳累,秀出别样的风采;一年一度的“育英文化节”捧出文化大餐,文艺演出、科技活动、摄影比赛等等,好戏连台;还有学习生活小窍门的“家政课程”,人人参与健身的“快乐大课间”,曾获得过“全球首届华人经典诵读活动”最高奖项的“经典诵读”……

同时,学校还成立心理辅导中心,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安排两名专职心理教师给学生煲心灵鸡汤,创新出精神储蓄卡的评价体系。据悉,办学16年,乐清育英学校从来没有因学生心理问题出现过安全事故,2006年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先进学校”。怪不得林方秋曾夸下这样的“海口”:“我不能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上省重点高中,但我们可以保证,毕业后,还你一个品质优良的孩子!”

“老师年纪大了,学校不要怎么办?”这是该校教代会上,教师们的提案之一。

在育英,每年一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头等大事,每次大会都会收到几十个提案,其中三分之二学校要立案,未立案的也要予以解释。在这些提案中,有关民生的特别多。比如去年教代会收到的20条提案中,有14条是涉及福利待遇的。

“我们学校的老教师、外地教师多,他们在乐清育英的生存状态将直接影响到工作。所以,学校十分关注他们的民生问题,通过教代会的形式,让教师说心里话,替教师办实事,对他们的生活有所担当。”林方秋说。

在教代会的监督下,学校坚持每两年加一次工资,连续呆8年以上的教师,实行每年发13个月工资;当地民办学校中,率先为全校教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免费提供住房、煤气、水电;尽一切可能解决教师家属的就业问题等。

 “去年金融危机到来,乐清一些企业开始减薪、裁员,但学校还坚持给我们加了工资,这是经济寒潮里的一股暖流啊。”年轻教师王金红说。

 

“教育是一种高尚的服务”

小陈是一名让教师头疼的“问题”学生,思想行为幼稚、同学关系僵化、学习成绩倒数。接手这名学生后,梁中英老师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单独对话,及时指导,随机点拨。几个月下来,家长惊叹孩子的变化,重新燃起了对他的期望。

 乐清育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每年学校有多少学生考上重高,是当地家长最为关心的一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决定着这所民办学校前途命运。那么,为了重高录取名额,学校是否会牺牲像小陈这样的后进学生呢?

 黄纪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在他看来,教育是一种高尚的服务。而这种高尚的价值体现,就在于平等和精致。

 几年来,学校特别制定了关注后20%学生的教师考核制度。在课业辅导和德育导师安排上,加大对后进生的服务力度,对在后进生进步上作出贡献的教师实行奖励。学校要求班主任写教育日记,记录学生的成长史;要求教师写教学日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在润物无声的阳光雨露下,后20%学生(的)迈开了成长的步伐。浙江育英教育集团副总裁过勉自豪地告诉记者,乐清育英学校的生源不一定是当地学校中最好的,但社会美誉度却是最高的。“因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都能看到他们可喜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服务的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所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生活的细枝末节不留真空地带。就拿最平常的“尿床”来说,乐清育英学校就有应对的三十六计。

首先,当生活教师接手刚入学的新生时,会向每位家长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和生活习惯,其中就包括晚上小便的时间和次数。之后,把所有数据统一登记在值夜记录本上,每天值夜教师根据登记情况通知学生。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的睡眠,教师做到轻声细语,为了保学生来回安全,教师要扶着甚至抱着学生来回,到了夏天还要检查蚊帐里面是否有蚊子进入。     

如果发现学生已经尿床,值夜教师要帮助学生清洗干净,换好衣裤,更新垫棉。为了避免其他学生发现后取笑,教师做好保密工作,单独与学生进行沟通、处理。

这些要求都写在了《生活教师服务工作细节》里,成为学校的一项制度。学校还准备征集出台《领导服务工作细节》、《教师服务工作细节》、《班主任服务工作细节》、《后勤人员服务工作细节》,为学校服务贴上“精致”的标签。

一次家长接待日上,学生家长秦文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育英老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是没处可比的,把孩子交给学校,我们做家长的心里很踏实。”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几年,常有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放弃公办学校优越的待遇条件,要求到乐清育英学校任教。他们看中的的是学校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和成才环境,他们仰慕的是乐清育英学校培养出来的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俞国平。

1990年从乐清师范学校毕业的俞国平,走进了贫困的大荆山区智仁乡中心小学任教。1994年,黄纪云伯乐相马,聘请俞国平加盟乐清育英学校。在10多年的教学沙海里,在学校追求卓越的教科研氛围下,在一次次的深造和反思中,俞国平的教育教学水平节节攀高。2006年,他被评为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达到教育事业的一个高峰后,俞国平并没有放慢脚步,多次组织各级各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峰会,并不断呈现出新的课例与思考。

黄纪云说,俞国平的成长是育英发展的一个见证。

翻开乐清育英学校的档案,一段孜孜进取的奋斗史跃然于目。第一个五年发展阶段(19931998)“以质量求生存”,取得了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温州首批行规达标优秀学校的开门红。第二个五年发展阶段(1998~2003)“以效能促发展”,收获省文明单位、温州市示范学校、连续三年中考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列乐清首位的硕果。第三个五年发展阶段(2004~2008)“以特色树品牌”,学校被冠以省绿色学校、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温州市魅力民校、温州市德育特色学校,家长满意度持续增升。2009年起,乐清育英学校的下一个五年计划是“以文化铸校魂”。

跟随着学校的脚步,育英师生也在完成一次次的自我超越。陈传敏获得浙江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课堂大赛一等奖,这是温州市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该校毕业的张倩、吴昊、周凡之等多名学生已就读于国外知名大学……

正如黄纪云所说:“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永不知足是事业不断进步的动力。”正是这句话,成就了过去16年的一段辉煌,奠定了“百年育英”的一块基石。

 

注:本报转载自《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2009年5月16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