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一路行走,一路花香(俞国平)

-----宁波、温州省市课改研讨会学习观感


6月2-3日,2016年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第二次专题研讨会在宁波市北仑区召开;6月4日,2016年温州市小学课程改革研讨会在温州市籀园小学进行,笔者均有幸参加省市这样高规格的研讨会,研讨会传递了“课改”从应然到必然的强烈思想:义教课改,不得不抢占的高地。


不一样的学校,不一样的课程


6月2日,在主会场宁波北仑区淮河中心小学,课程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较深阶段:淮河中心小学课程已经结构化,课程之间的主题整合以及拓展性课程的开设都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淮小在“一切皆有可能”的核心理念下,建设“异想天开、脚踏实地”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四大核心素养: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社会参与与责任。整体设计课程体系,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构建动漫系列课程群、主题教学类课程群、个性特长类课程群以及阳关实践类课程群组成的可能性课程体系。


漫步淮小校园,处处呈现出课程化环境气息,在阳光城实践区,动漫农场吸引了无数老师,动漫农场里不光有动漫人物,还有学生自己种植的大棚花草、各种果树、小型农具博物馆、鸡鸭兔子以及花生、水稻等一些农作物……在民族特色的功能教室,孩子们在制作陶艺、合唱、手工布偶……功能教室的装修也充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想象胜过制造”;“食尚生活,亲手创造”;“不断创新,不断挑战自我”;“在乐园里实现属于我的愿望”;“在快乐中讲述我的故事”……各种关于创新、动手的标语作为功能教室的主题也在鼓励着孩子们。下午,淮小领导就课程的开设进行了课程叙事,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程展演:课本剧、合唱、街舞、经典诵读等节目留给老师们较深的印象。


无独有偶,6月4日的籀园小学校园也呈现出课改的蓬勃景象——温州市课程改革研讨会在此召开。学校的家庭实验室、孩子们的画展、各个拓展性课程的成果纷纷展出;中午,籀园小学的四大学院也呈现上了管弦乐、原创舞蹈、诗歌朗诵、合唱以及萨克斯等精品课程成果。籀园小学更是开出了“导读课程群、数学思维课程群、英语派对课程群、美术模块课程群、学习整理课程群、信息直通车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家庭实验、生命教育),多大20多节的课堂呈现比较立体地展开籀园小学课改成果。


机遇与挑战

课改,已经走在了路上。


从上周丽水市莲都区、云和县的省课改巡查,到今日省市课改研讨会——课改在全省各地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各所学校都在抢占的课改的高地,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与挑战。相信相当部分学校在课改的大潮下将凤凰涅槃,重获生机。


在连续两周的考察、学习中,笔者强烈地感受到如下几点:


一、深化课改就是学校文化再造。一所学校的文化理念系统最终需要课程作为载体加以呈现,课程建设为核心势必将有效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发展……所谓学校办学特色、文化立校的落脚点就在我们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课程”。“课程”的形态决定着师生生命发展,决定着学校的走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化课改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再造的过程。


二、课改的核心力量在于领导。态度决定行动,课改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因素是学校领导的课程视野,从校长到中层领导的课程领导力至关重要——课程的顶层设计,课程的效度评量,课程的研讨推进,课程的实施评价,课程的决策力、执行力、研讨力、转化力……学校是否深刻理解课改,能否为课改提供一切保障都取决于领导的态度。淮河小学能走到现在,最农村的丽水梅源中学,云和实验小学……之所以这些学校的课改能够推动学校的发展,最初还是在于学校行政领导的课程敏感以及课程领导力。


三、教师的课程能力决定发展高度。多年前,笔者就提出教师要从“教教材”走向“教课程”,此次浙江省课改更是印证了这一说法。怎样从学生的“学”来反思自己的“教”?即学生到底要“学什么”,“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我能为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提供“什么”……学科内部的整合,基于教师个人专业特点的跨界学习、基于师生家长资源联动的拓展性课程研发……都为有思想的教师提供良好的契机!诚然,课程的建设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收获的。好不夸张地说,未来的两年将是“课程名师”的时期——教师的发展将从教学名师的1.0时代进入课程名师的2.0,甚至是跨界课程(项目学习)的3.0时代。


四、尊重差异,个性学习是方向。省深化课改精神明确提出,此次课改核心之核心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这是差异发展、个性成长的必然:“……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为孩子的“选择、个性”保驾护航,课程的建设,课堂的学习方式更指向“学”为中心。那种灌输式、教条式、师本化的课堂继续改进。诚如宁波市教研室主任所表述的: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培养目标,更是指引着怎样让学生更好发展。


冷静思考:处理好几对关系


课改正如火如荼推进,按照省厅要求,今年下半年全省所有学校都必须推进这项工作,可谓是“热度非凡”。课改到底如何走?联系五月二十二日,刘力博士等课程专家对本校的指导,加上近两周连续的学习,聆听来自各所学校的优秀经验,和专家学者的深度交流,省市领导的讲话精神使笔者对课改的建设有了几点冷思考,就本校而言,要处理好这样几对关系:


1.核心素养与培养目标关系。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相比过去的“三位目标”,更是从人的发展的高位来看待。无论是国外关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工具”,还是国内的九大方面,24个素养,都是着力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相比,更加具体也更加符合全球视野下的发展需要。

本校也就学生核心素养提出诸如“科学精神”等方面,其实质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小学这一阶段的“核心素养”和高中的“核心素养”肯定存在着不同。所以,在关于“核心素养”热的情况下,本校需要再次从小学阶段、从学生现状、从学校办学历史以及未来孩子发展需求出发调整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使之更接“地气”。


2.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小学是打基础阶段,国家课程的设置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具有科学的严密性。在深化课改的过程中,基础性课程保障是必然。从几次调研、会议、巡查中充分感受到对基础性课程必须高度重视并且认真执行。课程的整合需要充分考虑,科学论证;跨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拓展也要在充分保证基础性课程的质量上进行。省教育厅基教处朱国清副处长在宁波会议上就指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关系是必修与选修、树干与枝叶的关系。笔者认为需要对小学分校过去两年的拓展性加以全面梳理,15%的占比要充分设置,无论是校本特色课程,还是年级走班、综合实践以及社团选修课程都需要细分,要更合理配置资源,寻求课程的真正效益。而非在于拓展性课程开设了多少!


3.课程建设与课堂质量的关系。课程的建设在一定层面上丰富了学生“学”的丰富性,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经验,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形成“学力”。从课程回到课堂——学生学习方式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将决定课堂的质量。笔者认为,去年实施的“学本课堂”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三段助学”的策略需要和“学本课堂”加以融合,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助学”模式。同时,在拓展性课程的管理上也要充分考虑课堂的质量,只有做好了课堂的质量,课程的效果才能真正落地。为此,还需要进一步研发课程、课堂的评价体系。


4.教学名师和课程名师的关系。这一点需要从培训、研修上加以落实,2016学年度将着力于“教师课程能力”的发展上,让教师跳出课本看课程——课程论、课程研发的思路、课程实施等都要加以培训。

教学名师,笔者认为更多的在于一门学科、教学质量上,着眼更多的在于“执行课程”;而“课程名师”则更多是从整个学科建设的高度来审视——换言之,“执行”只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无疑,通过课程建设教师对学科的性质、跨界学习、系统协调、团队协作都将有更好的发展。

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也将做好普及推进和典型孵化的工作——努力培育一批学校层面上的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培育发展师生,提升学校美誉度。


5.学校管理和课程建设的关系。毫无疑问,学校的管理将服从于课程,建设以课程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从机构的设置到人员的配置,从课程的研发到评价奖励,从校内到校外,从班级到家长资源的利用。课程作为学校托底工程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中将不遗余力地加以管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