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平名师工作室活动方案


一、工作室定位

根据乐清市育英学校小学分校教师培养计划,以青年教师的主动积极参与为基础,借助工作室资源,整合学校、教研部门等多种力量,使工作室成为一个教研的基地,科研的孵化室,学习交流的平台,专业发展的共同体。


工作室定位的关键词:服务,服务于青年教师,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勤务员”;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信息员”;引领,利用导师资源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做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引航员”。


二、工作室目标


1.青年教师发展目标:力争使青年教师能够在培养期间在论文发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明显进展,使部分学员能在过去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


2.科研目标:结合工作室要求,力争在两年的时间内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热点问题《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选择》展开深入研究,特别是从“生本”的视角来整体观照。争取这一研究出成果。


3.工作室自身发展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充分整合导师及学员团体的群体性智慧,使得工作室在学校起示范、引领作用,总结工作室的成功经验,建构工作室的特色,接受总校、集团的评估。


三、工作室导师构成


工作室以知名特级教师为导师群体,充分发挥导师的科研、教学优势,利用导师所在地的影响力整合周边县市的资源为工作室提供优质的服务资源。


工作室主持人:俞国平老师。


工作室导师:另邀请本校以及校外知名教师组成。


四、工作室活动原则


1.平等、合作。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学员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在学习过程中,双方应本着平等、合作的态度,认真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自主、反思。学员必须在充分分析自身不足的前提下,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需求出发,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力争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感悟和提高。


3.理论、实践。名师教师的培养,实践是关键的途径,理论是重要的指导,要从理论的高度来对照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经验与理论的结合点,通过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来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指导实践的针对性。


五、工作室工作安排


(一)教师档案。

1.教师专业发展愿景。要求教师对两年目标进行详细规划,按工作室思路结合自我诉求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2.近两年活动自我记录(即个人专业活动大事记,要求写清时间、地点、级别、参加人数、自我评价)。

3.两年活动各种证书复印件。如论文、案例、各级(含校级)公开课、讲座讲稿等、相关照片等。


(二)制订计划。

工作室主持人在启动工作后召集学员进行协商讨论计划,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立学期、月份大体工作安排并严格遵照安排进行学习。

学员将依据工作室安排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要求与工作室同步进行。

学员之间要加强联络,可以安排互动学习。


(三)学员分工。

1.工作室一旦正式成立,将在充分尊重学员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小学分校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严格学员学习、考核、评价等,用适当的制度来规范学员的学习。

2.学员之间要明确分工。拟设联络员一名,负责日常工作的联络,学员的召集;资料员一名,负责日常工作资料的整理、汇编、装订;摄影摄像员一名,负责日常活动录像、照片等拍摄;其他事务一名。


六、工作室研究内容及策略


(一)工作室主要研究的内容。

1.工作室确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学内容的体认和建构。

2.学习模块


(二)工作室研究的主要策略。

1.多样化的活动。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如研讨会、交流会、专题讲座、学员论坛、校际合作、联片互动、示范课、三度磨课、论文答辩、专题评课等形式。

2.召开学员展示活动。每学期安排一次学员的展示活动,几位学员采用上课、评课、小论坛等形式对外进行公开展示,提升学员在区域范围内的影响力,推动专业发展。

3.建立工作室工作网页和学员个人博客,开展网络交流活动。

4.条件成熟,通过参评、发表论文、案例,出版著作等,提高学员的研究水平。

5.学员专业量化要求。要求学员在一学年内大型公开课1-2次;撰写论文案例2篇,至少获奖2篇以上并尝试发表;承担薄弱学校送教(由主持人联系)一次;专题讲座一个(与自己课题结合);两年内完成校级或以上课题一个;读专业理论书籍一学期一本并做相应的读书笔记。(书目见附件2)

6.导师对应辅导。将由主持人、导师与学员对应,努力进行相对定点的辅导制度,使辅导更加有针对性,落实到位。

7.研究的模式: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在实施过程中,立足实践,努力遵循如下研修模式:形成专题——开展讲坛——个体跟踪式教研——反思行动——跟进思考——学员群体式教研——三课三答三评——形成观点。


七、学员考核

协作组将依据管理制度对学员以年度(结合学期)为单位展开考核,考核主要采用学分制,将学员的专业分为德、勤、能、绩进行考核,进行量化评定。具体物化的材料包括(指的一个年度):学员成长档案、学习记录专用册。

一节校级或以上的质量高、能反映自身教学特点的汇报课(录像及教学实录、2000字左右的文本细读;1000字以上的教后反思)。

一篇县级或以上的发表(获奖)的论文(努力争取县级一等奖,市级二等奖或以上)。

一个专题讲座的文稿及ppt。

一个课题报告(一年中要有中期小结,两年内完成报告)。一篇读书笔记(最好是书评之类)。

其他物化材料视情况而定。